2012年市妇联工作总结
2012年,按照上级妇联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 “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罗定”为主题的总体要求和“一个加强和四个坚定不移抓建设”的工作部署,让妇女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作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着力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在全面加强各方面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市妇联被中共罗定市委、罗定市人民政府评为2011年度文明窗口,黎少镇隆久村、泗纶镇泗联村被命名第二批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罗定市职业中学被命名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一、关注民生,积极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
把为妇女儿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建设妇女群众最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一)、筹集了资金10万元,援建了10间“母亲安居房”。
市妇联争取市委、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把援建母亲安居房项目纳入扶贫计划,多形式、多渠道,争取了配套资金,解决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住房难问题,采取政府补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亲朋好友帮助一点、个人自筹一点的方法,为10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建了“母亲安居房”。
(二)、筹集资金82万多元,资助了1158多名贫困学生上学。
市妇联开展“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爱心大联盟行动”和援助孤儿“温暖行动”,通过举办见面会、上门探访、爱心互动等活动方式,帮助孤儿和困境儿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举办受助儿童见面会13场,走访困境儿童近600多人次,筹集资金82多万元,帮助了4名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勤工助学班”; 筹集了资金2万多元慰问了100多名特困妇女儿童;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单位和个人捐款共6360元。
(三)、为妇女 “两癌”和儿童“先心病” 进行手术治疗
1、市妇联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珍爱生命、关爱女性” 妇女免费健康普查(“两癌”筛查)活动。参加筛查3000多人次, 并为患病贫困妇女提供力所能及的治疗救助,自从2009年开展该项活动以来共有8780名妇女受益,通过开展活动引导了广大妇女要珍爱生命、关爱自己,树立科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平安和谐的家庭。
2、开展“粉红春天”等救助重病妇女儿童活动,筹集资金2万元帮助了15名重病患者治病(其中“粉红春天”活动救助5人,金额14500元)。
3、积极排查“先心病”儿童,并组织“先心病”儿童到广州进行手术治疗,共37名,37万元。
二、拓展渠道促进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1、继续推进“女性创业就业工程”,实施女性增收致富。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帮助妇女发展适合当地实际、能够增收致富的项目,推动妇女小额贷款工作可持续发展,与市农村信用联社、农行等银信部门联合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推动我市城乡妇女在新一年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自2011年12月我市开展城乡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以来,已举办了2期培训班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宣传,2次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专项工作会议和推进会。截至2012年11月6日止,全市申请贷款的妇女225人,经市妇联初审推荐128人,金额达645.3万元,已发放贷款53人(其中信社22人,农行31人),已发放贷款金额276.6万元,预计1年贴息资金387460.08元。
2、为88户贫困妇女发展生产送上17.6万元春耕“大礼包”。2月15日,到泗纶镇开展贫困妇女发展生产送春耕“大礼包”活动,继续落实2011年“赢在广东 共创幸福”之帮扶贫困母亲发展生产项目。今年争取省妇联援助的贫困母亲共有88户,发展生产项目援助资金17.6万元。
3、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与科技、科协、农业、林业、计生等部门派出60多名科技工作者开展“罗定市送科技下乡活动”。市妇联共发出“六五”普法知识、维权知识、0-5岁儿童早期教育宣传、儿少自我保护知识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并为前来咨询的群众作解答。
三、参与和谐社会共建,共促发展
结合“双到”扶贫工作,继续做好“‘创新广东’信息化扶贫行动之贫困母亲帮扶计划”, 争取了省妇联资金17.6万元帮助88户贫困家庭妇女发展生产。认真贯彻“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帮扶生江镇七记村及贫困户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通过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贫困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据统计,今年共投入帮扶资金总额17400元,其中帮扶到村1500元、帮扶到户15900元。
四、关注弱势群体,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一是协调联动,做好维权信访工作。市妇联系统有5名人民陪审员,在必要时市妇联系统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庭的案件审判工作,将法院的司法优势与妇女“娘家人”的特点有机结合,实现了妇联与法院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中的优势互补,妇联的维权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全市已建立健全家庭暴力投诉点22个;法援中心1个,配备律师2名;联络站21个,联络员21名;开通电话热线22台。全市共利用21个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站,受理反映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各类来信、来访、来电咨询等成功调处220宗,处理率97 %。其中,理反映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各类来信、来访、来电咨询等成功调处52宗,处理率为98%。
二是务实创新,做好维权宣传工作。市妇联在镇街妇女维权站建设上,坚持抓维权与搞服务相结合,独立开展工作与协调社会力量相结合,建立了与政法委、公、检、法、司、信访等部门相结合的妇女维权协调机制,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救助保护、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三农”服务融为一体。全市共举办法律培训班37期,上街头、下乡村宣传咨询活动56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多万份,受教育群众达10万多人次。如:3月5日晚,结合“3.5”学习雷锋纪念日活动,云浮市妇联和罗定市妇联联合在罗定市文化广场举办云浮市妇联系统庆“三八”暨“六五”普法宣传文艺汇演。晚会派发“六五”普法宣传单张2000多份和3个环节的法律知识有奖问答以及用歌曲、舞蹈、独唱、快板等的形式,唱响新时代女性的新面貌、新精神。市妇联、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妇幼保健院与云浮市妇联联合分别到罗定市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船步镇、双东街道举办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云浮站)宣传咨询及健康义诊活动。活动当日共发出有关保护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宣传资料6000多份,共免费为近300名健康检查。
三是开展12338维权热线妇联主席接听日活动。3月8日,开展12338维权热线妇联主席接听日活动,当日接听一个投诉电话和一名上访者,对每一个来访问题都作一一的解答,并引导妇女要认真学法,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全面启动“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专题调研活动
一是市妇联开展调研活动。市妇联组成调研组,于4月24日至5月15日由领导班子带领各部(室)干部职工,深入到22个镇(街、场)调研 “妇女之家”建设、妇女种养专业户规模及带动周边妇女致富、妇女小额贷款、母亲安居房建设、抽查助学情况、维权站情况以及维权案例等八个方面工作情况。进一步掌握基层妇情,了解基层妇女的需求,探索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作用。
二是做好迎接省、云浮妇联对我市的调研妇女工作
4月12—13日,省妇联副主席丘瑞清一行“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专题调研组在云浮市妇联朱爱玲、杨月兰和我市领导廖云以及市妇联梁洁霞等人陪同下先后到双东街道新开坝村、白荷社区,素龙街道大灼村五季丰良种油茶繁育基地和苹塘镇桐油村富贵山专业合作社调研,详细了解我市“妇女之家” 建设、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重点工作。并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开省妇联“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专题调研座谈会,市领导廖云、欧阳明参加了会议。丘瑞清对我市市委市政府重视妇联工作和抓好“妇女之家”建设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8月13日下午,云浮市妇联常务副主席戴志杰带领云浮市妇联宣传部和办公室等相关人员一行到我市调研。在座谈会上,云浮市妇联戴志杰一行听取了市妇联有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查阅了我市妇女小额贷款的相关资料,随后深入到罗城街道办区屋社区了解妇女之家建设情况,到黎少镇了解小额贷款养殖户“凤牧养殖场”的养殖情况,戴志杰对我市妇联在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上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我市小额贷款养殖户成功创业致富的典型例子表示赞赏。
六、配合开展市妇儿工委评先评优和2011—2020年“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
市妇联将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协调、指导和服务职能,配合市妇儿工委办做好评选表彰罗定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工作以及2011—2020年“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七、固本强基,创先争优,推动妇联组织参与创新管理
1、积极在各项工作中创先争优。市妇联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罗定”为主题,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高效型妇联组织为实践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市妇联自身实际和职能,务必贯彻落实好本单位“三打二建”和打击“三违三抢”工作,利用妇联系统12338信访电话热线和市妇联办公电话热线,做好宣传和发动妇女群众举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原则,紧跟党建,主动作为,抓好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对人事变动的妇联组织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做到有人做事,有人管事,管好事。8月31日,为第二批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黎少镇隆久村、泗纶镇泗联村举行了授牌仪式。
3、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7月31日,市妇联部署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实现市委提出的以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为主题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切实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4、创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1月23日,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汇演”和“妇女儿童法律法规知识竞猜新春游园活动”;3月1日,召开了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2周年暨表彰先进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3月2日,举行了“三八”妇女趣味健身运动会,来自全市52个单位116支运动队的538名女运动员参加了的比赛;3月5日,举办了云浮市妇联系统庆“三八” 暨“六五”普法宣传文艺汇演,晚会结合妇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广东省实施<妇女法>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三八”期间,开展了“巾帼风采”系列报道;与怀集县妇联开展交流活动,加强两县市妇联之间的联谊,实现了妇联的全员参与,有利于县市间的优势互补的目的;“六一”期间,市妇联牵头组织慰问了我市部分困境儿童、幼儿园和小学;5月29日,举行“萤之光温暖心灵赠书活动”启动仪式;6月27-28日,组织46名妇女代表出席了云浮市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7月13-17日,组织15名贫困儿童表参加香港“温暖行动、励志人生”夏令营活动;9月-12月与市计划生育局、计生协会在全市开展了“亲子共读,幸福成长”征文诵读活动,收到47篇稿,已经过组织评审,共评出初中组、小学组各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生特别奖15名,现进行诵读报名阶段,12月进行诵读比赛活动。
5、充分创建和发挥“妇女之家”作用,做大做强家庭文化建设
一是积极创建“妇女之家”。创建了2个广东省“妇女之家”,双东白荷妇女之家和罗城区屋妇女之家;4个云浮“妇女之家”,附城居委妇女之家、罗镜椽安村妇女之家、太平丽塘村妇女之家、罗城区屋妇女之家;创建本市妇女之家21个。
二是牵头成立家庭研究会。9月25日,市妇联牵头成立了罗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涵盖了我市教育、卫生、公、检、法、媒体等各层面,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探索一条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之路,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组织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计划于本月11-16日外出培训学习,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准备中。
三是发挥巾帼健身队带头作用。在妇女干部的带领下,我市有近20支巾帼健身队活跃在城区的大小广场,为建设文化大市作展风采。
四是树立典型,创家庭文化建设。以创建“书香家庭”为载体,用先进的“家庭文化”诠释了五好文明家庭的真谛。今年,我市推荐的素龙街道凤塘村唐建仁、谭碧仪家庭代表云浮市出席第七届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颁奖典礼并荣获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称号,这是2012年云浮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家庭;我市陈娜家庭被全国妇联、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授予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家长学校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一年来,我市妇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工作中还存在工作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基层妇联组织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壮大;妇联干部培训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些今后的工作中,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改进。
2013年市妇联工作计划
一、整合资源,关爱妇女儿童
1、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继续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抓好“巾帼示范村”创建,发挥省“巾帼示范基地”作用;组织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村特困妇女发展生产,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抓好城乡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帮助妇女发展生产,引导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2、抓好村级妇女阵地建设,打造妇女之家。继续抓好云浮、省级“妇女之家”创建工作,科学指导点村建设,打造“妇女之家”,使其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
3、推进“巾帼助困助学”。继续开展单亲特困母亲帮扶工作,争取省市资金,加大“母亲安居房”的建设力度;深入开展“爱心父母大联盟”等各种关爱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加大贫困妇女免费检查和救治力度。
4、完成“两个规划”的编制
市妇联将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协调、指导和服务职能,完成2011—2020年十年“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妇女儿童发展新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二、关爱妇女合法权益,力促妇女民生受益
创建“平安和谐家庭”。继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维权站的作用,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帮助和维权服务。开展以“双合格”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妇女卫生健康知识,继续开展“珍爱生命,关爱妇女”免费健康检查活动。抓好信访促稳定,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探索妇女工作新机制
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妇女,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发展思维,提高工作效能。创新妇女工作考评机制,确立鲜明导向,激发工作新活力,推动妇联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继续做好党建、综治、扶贫、科普、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档案管理及计生等各项工作。